首页
首页 > 学术科研> 生化环材真的是天坑专业吗?

生化环材真的是天坑专业吗?

2022-06-30阅读量:207
【摘要】“生化环材”确属一个令人尴尬的专业领域,如果志不在此,要尽早找到出路;如果是铁了心想肝到底,那么“耐心、升学、探索行业的新路子”将是必由之选。


“生化环材”,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的专业。如果不幸“误入歧途”,该怎样去寻求“出路”?


· 壹 ·

“普通学子”的呼声


既然成为众矢之的,得先来看看“局内人”是怎样看待的。


01.就业难、工资低


小科根据知乎、微博、以及各论坛上从事“生化环材”专业的小伙伴分享的案例,统计了在他们的基本收入情况。


在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


-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在刚入职几年内,月薪能超过1w的很少;

- 在月薪达到1w以上的群体中,基本都是工作了5年以上,其中还不乏一些已经打拼了十年有余才能过“万元大关”的人;

-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对应的人群的学历也更高,通常本科需要10年左右达到的薪酬高度硕士一般只需要5年左右;

- 收入最高的两个案列分别是“211博士”和“浙大博士”,并且已经做到了公司的中、高层管理级别。


相比一些新兴产业,这点收入算是比较可怜的了。


图片 来源:知乎


在每年各高校发布的学生就业报告中,生化环材专业的数据都不算好看。化学系(化工系)、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院的就业率在整个学校的院系中几乎是排名倒数。


就连清华、复旦这样的高校,情况也基本相似。


02.工作环境


说起工作环境,可能又要再次戳中这些“深陷其中”的同学的痛点了。


  接触有毒物或者危险品的高风险

这是“生化环材”的硬伤,相比这些,“加班、受压榨”等都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生:接触有毒物质的概率相当大,就算是全身防护服进行实验,也难免会有疏漏的时候,更何况如果实验过程中随便出点“生物安全”事故,都令人心惊胆战。

化:五彩斑斓的化学试剂背后,其实是剧毒、腐蚀性、甚至是爆炸、放射……看看接连发生的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几乎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环:工作环境“脏”是一种常态,需要经常和垃圾、污水这类东西打交道,虽然危险性没有“生、化”类高,但长年累月下去,身体健康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材:相对来说比前三种又好一些,接触有毒、危险物的机会要稍微少点,不过其专业属性导致了在毕业后或者是在校期间,大部分人都是在科研所的实验室进行工作,需要日常在实验室“搬砖”,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不小的考验。


  压抑指数

四个专业,“环”稍微好一些,还能时不时去外面“溜溜”放放风,其他三个专业基本都是待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搞实验,出差的机会也不多,长久下去难免引发心理疾病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风险。


  人脉缺失指数

一般生化环材的公司都建在郊区,每天都在厂里,远离“市井”工作环境艰苦,加上做科研长期不能和外面的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也会严重下降。缺乏人脉资源也就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比起医生、老师等职业,今后在社会上办点事情都会带来不便(小孩教育等)。


03.职业晋升渠道窄


“生化环材”专业都比较偏技术和实践,因此刚进入工作领域通常都是从基层做起。


比如从行业来看,“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无法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收益,反而需要不小的持续投入,在没有政策法规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企业肯定积极性不高,对于招聘的这类员工自然就不会提供良好的待遇和晋升渠道。


即使在企业中,“生、化、环、材”等岗位的晋升(高级工程师),也必须要有突出的“成果”作为依据,也就是说,写课题、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依旧是你的头等大事。你的竞争对手同样包括了那些在高校内搞科研的“SCI大佬”,试问在这么卷的情况下你还能从哪些渠道去突出重围呢?



· 贰 ·

究其因——为何苦不堪言


01.学科属性


生化环材的专业属性决定了他们虽然是前沿学科,但仍然是基础学科,从研究到投产落地,会有一个漫长的孵化过程。随之带来的就是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不太好,私企比较少,且主要靠国家扶持。


02.发展不成熟


虽然这四大专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都是实业与科技的结合体,尽管国家提出要重点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学科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


与科学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在起步阶段的工业体系,基础科研要实现生产力的转化,需要一段漫长的蓄力时间,那些已经在各大顶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可能未来几十年内都难以进行工业应用。


图片 来源:知乎


03.供需问题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生化环材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读研保研的也越来越多,但是生化环材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大幅增加,大部分人只能走科研这一条路,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本硕博毕业生堆积,高学历人群越来越多,但就业岗位远远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才,所以就导致了就业难。


也有部分人决定报考公务员,但可供生化环材专业报考的岗位少之又少。


比如近年来杭州市的公务员招录,“三不限”岗位寥寥无几(不到总招录人员的1/10),对“生化环材”专业的需求也就远远低于供给。(来源:杭州市公务员考试网)。



04.高薪门槛


不同于其他专业,生化环材四大专业要想“过得好”,门槛极高,需要读到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工作环境和待遇才能有较明显的提升,而薪资的上限却很有可能只是金融、计算机等行业的下限。


05.转行的困境


生化环材作为实验型学科,本科的知识体系和基础技能在求职时并不占据优势,只能被迫转行;而生化环材专业的硕博生则面临着另一个令人难堪的窘境,当专业薪资水平不如预期的时候选择转行,前几十年的辛苦就都打了水漂,真是有苦说不出。


· 叁 ·

存在即合理——是刚需也是机遇


即使现状如此惨淡,也还是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放眼全球,生化环材都是科研的热门领域。


“生物学破解生命密码,材料研发解决能源危机,化学影响衣食住行,而环保是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的永久性话题”。


01.国家要平衡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生化环材


生化环材四大专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国家的发展和建设都要靠这些专业,所以,这些专业是绝对不能放弃,甚至要大力发展的专业,从行业前景来说,生化环材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行业,而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02.能做到行业顶尖,收入和发展很可观


生化环材虽然被广泛吐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不适合学习这四类专业,对于少数依然决定奋战到底的科研工作者,你们的目标当然是做到行业顶尖。


近些年,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专利转化加速进行,“生化环材”类科研成果、科研专利的转让费高得“惊人”。如果你真的能成为行业大牛,各大生化环材企业挖你的时候,有专利有产品有分红有股份,生活还是很滋润的。


· 肆 ·

出路何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终的选择还是在各位手中,小科就简要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01.兴趣型的选手


如果还想继续在行业内打拼,提升学历是必要的。开设相关专业的的院校也很多,除了一些抢手的“名校”,像北京化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福州大学这类非985高校的考研、考博难度就低了很多,值得一试。


温馨提醒:如果选择继续进行“鏖战”,一些平时习惯也需要多加注意。平时实验注意个人防护,饮食中多吃猪血,海带,韭菜,以及一些粗纤维的东西,帮助排毒。



02.转行以寻求更宽的职业渠道


如果确定转行,可以考虑这几条路线:


  考公选调

尤其在学校内多参与党员工作、学生会实践,对今后的考公选调很有用。


  跨专业考研、考博

瞄准一些“新兴行业”,能找到与原专业相关的领域是最好的,升学难度也会降低。


- 生物类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生物医药,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化学类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 环境类专业的同学,可以跨考市政工程、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方向;


以上都是一些可以不用完全丢弃掉“本专业”知识的途径,当然,像计算机、经管,以及像哲学、语言类等人文方向的学科也是可以去报考的。


  去尝试一些综合职能类的岗位

例如:咨询、运营、销售、管培……有些行业还是会青睐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例如法律、咨询等。


结语


或许,“生化环材”确属一个令人尴尬的专业领域,如果志不在此,要尽早找到出路;如果是铁了心想肝到底,那么“耐心、升学、探索行业的新路子”将是必由之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