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学术科研> 为什么今年硕士毕业论文盲审“这么严”?

为什么今年硕士毕业论文盲审“这么严”?

2022-07-04阅读量:117
【摘要】最近网上传来很多“今年的毕业论文盲审变得更严了”的各种“小道消息”,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如履薄冰、甚至草木皆兵?以及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硕士论文盲审,一直以来就是各位同学的“心病”。通过了,就基本可以宣告毕业在即;没过,则要面对可能“延毕”的深渊。


最近网上传来很多“今年的毕业论文盲审变得更严了”的各种“小道消息”,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如履薄冰、甚至草木皆兵?以及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本期将为大家揭晓!!


· 壹 ·

“小道消息”还是“大势所趋”?


01.消息来源零散


从消息来源看,目前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发布明确的公告说明硕士论文送审比以往“严格”了,更多的是网上零散的讨论,以及个别同学身边的吃瓜案例,给大家造成了这种感觉。


即使发生了“论文被毙”的情况,网上的各种吐槽讨论,一般也多是说“我认识的谁谁谁论文被毙了……我们专业有多少人的论文没通过”之类的描述,也没有经过专门的数据量化统计,比如近几年参加盲审的人数具体有多少?每年被挂的有多少?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一“现象”。



来源:头条


02.校内实况差异大


即便是在同一个学校内,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他们的论文送审反馈情况也会千差万别。


而且对于硕士论文来说,有的专业只会抽取一定比例的人进行送审,有的是专业内所有人都送审,有的是直接送“教育部”,有的又是只送“兄弟院校”。


比如,拥有强势专业的学院,他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普遍要比“同行们”高,硕士论文的送审也会更加严格;而对于一些日常交流合作比较密切的院校,如果论文互相送审,通过的概率也会高一些。


因此,小科认为,“硕士论文送审变得更严了”,并不是客观事实,也不是普遍现象,本着负责任的心想告诉各位的是:“影响硕士论文的盲审的主要因素虽然主要在于论文本身的质量,但是不同的院校面对的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



· 贰 ·

为什么“人人惶恐”?由哪些因素导致?


01.学校/学院营造“紧张”氛围


大家要清楚的是,论文质量抽查/送审的结果,不仅事关学生本人的毕业大计,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切身利益:学校声誉、专业培养水平、学位点评估等等。


即便往小了说,要是论文被毙了,也会让导师脸上无光,而且你被延毕甚至被劝退的话也会影响导师今后的招生。


因此各大高校非常重视“论文送审”,通常会在论文送审层层组织开会,一再强调事态的严峻,就这样逐级地把这种紧张感带到学生当中。


对于“论文送审”,很多学校有“加码”之嫌,甚至很多导师在学生论文即将送审前,给学生各种“施压”,或者就是在帮忙改论文的时候态度极为不好,如此一来,怎能不让各位感到惶恐!!


02.盲审机制逐渐完善


论文盲审的机制也不是始终不变的,随着“研究生扩招、高校改革、双一流学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事关学生毕业的论文盲审和答辩流程(查重要求、送审流程等)也各不相同。


因此很多人会因为看到这种“高要求”,又或是因为身边报道的很多“学术造假、取消学位”等新闻事件而妄下定论——论文送审变难变严了。


但是大家可能未曾想过,我们对于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也愈发变得多样和便捷,相比过去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这些对于论文本身质量的提高、对论文理论、研究视野的拓宽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谓水涨船高,要求相对变高了,但是整体的论文质量也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有所提高,那么盲目的担心门槛变高,虽然合乎逻辑,但实属不必。



03.盲审的主观不确定性


盲审本身确实是一件带有随机性和主观性的事情,你的论文可能交到评判标准不一样的老师手中。


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师可能是你这个方向上的大佬,因此更多的会去刨你的“论证细节”,如果是遇到方向跟你有差的评审老师,你的全文逻辑、整体框架、创新点、写作基本功这些方面则容易成为被关注的重点,不同的侧重点,也容易导致不同的结果。


这种不可完全规避的“主观性”,也是导致我们持久担忧的重要因素。


04.导师指导不充分


有些同学往往还面临着导师“指导不周”的情况,在前期的写作过程中导师因为私事缠身,未能给予充分的把关和指导,尤其在临近DDL时,学生很容易忙于提交而将论文草草收尾,出现很多逻辑、论证上的问题。


因为缺少前期的指导和“监管”,很多人都会对这份“凭一己之力”完成的论文缺少信心,尤其当论文中还存在着“事先发现但未得到(或未来得及)有效解决”的问题时,自然会对即将到来的“盲审”闻风丧胆。


05.准备不足,个人浮躁敏感、听风是雨


分析了很多客观外在因素,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源于学生自己身上。写作前的规划不到位、写作中未能严格履行计划、以及写作后的浮躁心理,才是这“万难之源”。


即便外在的盲审环境比较宽松,要是自己的准备一开始就漏洞百出,导致论文本身质量不过关,那么之前对盲审的担忧就不会再是“空穴来风”了。



· 叁 ·

如何应对?


01.排除杂念、聚焦论文


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先排除掉一切与论文本身不相关的外在条件,在论文提交前,做好自查工作。


对照着论文送审的评分标准逐一排查,确保不出现“原则性问题”(重点检查文献综述、创新性、科研工作量、查重率)以及“低级写作错误”。


如果各位正处在研一或者是研二学年,也请早做准备(写作规划表、预计完成时间、预留校对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论文本身,并在未来的写作中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02.时间管理


通常在提交论文的ddl之前,各位要应对大大小小的工作面试,或者是在进行申博前的备考,精力被分散,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写完论文,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以及论文的完成质量。


因此,需要提前为自己设定一个完成论文的ddl(最好能留出半个月以上的时间),并分阶段、把每一步都严格执行到位。做好“时间管理”,对于科研小白来说,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事。



03.寻求技术指导


在写作中一旦发现难点,在自己尝试“解决无果”后,需要向导师、学长学姐寻求帮助,切忌“选择性遗忘”;还有不少人会犯这样一个错误——把问题先放着,最后再回过来看。


小科以亲身经历告诫各位,到时候要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提交时间紧迫、忙于检查格式排版,根本来不及或者是完全忘了之前预留的问题。


所以不仅要积极寻求他人的技术指导,还要尽早行动,避免把问题“隔夜”。


04.保持沟通、缓解焦躁


想一想当初本科毕业时的状态,和一群室友挑灯夜战、相互吐槽,最后顺利通关。


研究生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总把自己隔离开来,总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善于倾诉和分享情绪,这是很不利好的一面。


如果现在的室友和你的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或者进度不同,无法切身感受你的焦虑,强烈建议各位在写作期间,把战场转移到工作室(如果环境不是很吵闹的话),在写作之余和同门保持沟通。


如果工作室刚好有博士师兄师姐,就更要抓住这个机会向他们请教“调节心态”的经验。



05.辨别“真伪”,客观接收外界信息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送审严”的消息都是不实的,或者是跟你的专业、你的院校情况不相符,因此要学会一开始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


一个有效的验证方式是:直接向导师或者关系好的老师咨询“历年本专业本学院”的论文送审情况,这才是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往年的数据,学院都会有备案(系主任那里肯定有),可是真正“有心打探并加以利用”的学生不是很多。


06.拓宽消息来源渠道,做好最后一击


一般的论文送审规则是“送往相近水平或者更高水平的学校/学院”进行盲审。因此各位可以多关注自己专业内的院校排名,那些比你学校实力强的院校,往往就是论文送审的“接收方”,如果能够进一步缩小范围,能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


比如通过浏览这些学校自己学生的硕士论文;通过周围同学、朋友接触到这些院校的内部信息(有哪些同专业的导师、他们对于论文的要求)。


据小科了解,很多导师会把接收到的论文交由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甚至硕士研究生)进行论文评审(事前告诉他们相关的评审标准),尤其当论文量比较大的时候,这种现象在国内高校中是很常见的。


因此如果能够“多打听、多分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获取论文评审要注意的重点事项”。虽然这不能直接决定论文本身的质量和送审结果,但是能够提前“修修补补”,做一些微调,肯定还是会对论文有所增色的。


至此,相信各位不会轻易受到这种“传言”的影响了!!心无旁骛、保持冷静地进行最后的论文修订和润色工作,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