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职场分享> “入职高校,这样的坑不要踩!”——过来人告诉你,高校职场常见4大陷阱

“入职高校,这样的坑不要踩!”——过来人告诉你,高校职场常见4大陷阱

2022-08-04阅读量:445
【摘要】正所谓青葱岁月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我结合这些年自己经历的,和听到看到的人和事,聊聊高校职场的四大陷阱。

大家好,高校人才网第六届“诉说 · 硕事博事人生事”有奖征文活动(点击查看详情)已陆续收到不少朋友的投稿,我们将陆续发布一些投稿作品。毕业/求职/职场/创业/升学路上有感而发?那就赶紧投稿吧~投稿邮箱:web@gaoxiaojob.com




作者简介

彭伟,双一流硕士,法学专业,本硕专业一致,曾有过基层工作经历。2020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北方某高校担任专业课老师,工作经历2年。

座右铭:戒急用忍,日拱一卒


不知不觉我已经步入高校职场多年,三年间我已经从领导来了赶紧躲,跟人说话脸必红的羞涩职场小白,蜕变成了同事甩锅背不起,领导大饼啃不动的油腻大叔。


如果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那职场就是磨刀石,把曾经敢想敢说敢干的锐气少年磋磨成了油盐不进、寒暑不侵的不粘锅,那真是醉汉下楼梯——不服(扶)不行。


正所谓青葱岁月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我结合这些年自己经历的,和听到看到的人和事,聊聊高校职场的四大陷阱。


陷阱一:能者多劳、无效产出


在体制内的工作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每个人各管一摊、各负其责,往好了说是“精细化管理”,往坏了说就是“没有噪音的流水车间”。


很多高校青葱们不善拒绝,生怕得罪领导;或者拒绝的方式不当,既得罪了领导,额外的工作还得做。



而陷阱就在于此。


比如我刚刚入职时,就被领导以行政人员不足为借口,给我安排了很多行政工作,结果一大堆行政事务扑面而来,一个接一个行政会议都要参加,反而是行政教师们轻松了不少。


那时我还不明白,几乎所有的领导都只对结果负责,至于结果如何达成、谁来达成并不是领导要考虑的。归根结底还是我在接受工作时没能争取到明确的分工,只能收获一张“能者多劳”的好人卡了。


破局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岗位最重要的产出是什么?比如教师的产出就是教学和科研,行政的产出就是就是让解决领导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除此之外都是无效产出。


其次是要敢于拒绝宽泛的不明确的工作任务,能者可以多劳,但绝不能徒劳,在接受任务时一定要让领导明确哪些工作由自己负责,哪些属于临时帮忙,什么时候要交接出去。即使领导不说,也要提前和同事约定好,不然就是牵自己的牛耕别人的地,纯粹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了。


陷阱二:本末倒置、无效忙碌


除了本职工作之外,高校中的每个人几乎都有一大堆琐事要办,有些事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一点都马虎不得,比如找工作时给学生写的政审评语、毕业答辩时给学生写的答辩意见等。


有些事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完全属于马尾穿豆腐——不值一提,比如年终总结的发言稿和PPT,集体活动的新闻稿等。



还记得入职不久领导安排我写一篇活动新闻稿,我先是登录学习强国参考类似活动的通讯稿,又是搜肠刮肚想对仗的小标题,折腾了大半宿,结果领导看都不看,直接签发上传,最终在200多人关注的学院公众号上赢得了20多次阅读量,转化率接近10%,超过了新媒体行业的平均水平。


事后想想,还是自己没理解什么叫职场。


所谓职场就是职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高校教师就是做好教学和科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或教学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或科研著作等身、课题不断,要实现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至于重复性强、人皆可做的小事琐事,能推则推,能让就让,不要相信“领导安排做小事是考验你”“小事做得好,大事跑不了”的毒鸡汤,说不定领导压根没想把大师安排给你。


通十事不如精一事,过多的杂事小事,只会影响你的判断、消耗你的精力、干扰你的职业规划。


陷阱三:团团伙伙,无效站队


也许是宫斗剧、宫斗剧看多了,不少新入职的年轻人总会有意无意地向我打听谁和谁走得近、关系好,哪个领导有发展、要跟紧,每次听到这类话题我都会面露微笑,暗暗鄙视。


倒不是我自命清高,而是我很早就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那无需站队,自有人向你抛橄榄枝;如果你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那更无需站队,站了队也不会带来什么价值。


最生动的例子是前些年院长退二线,两位副院长都蠢蠢欲动,拉起自己的队伍。那时我还在试用期,教学上的工作要向直系领导汇报工作,兼职的行政工作要向另一位领导汇报,他们都想通过我了解对方最近的动向,我就坚持一个原则:严格遵守工作程序,该向谁汇报就向谁汇报,只汇报工作,不聊其他。


也有同事提醒我这样傻乎乎中立属于是管媳妇儿借钱请岳父喝酒——两头都得罪,但我始终认为职场最珍贵的是对工作的忠诚,想要在职场站得稳,关键还要看自己,一心想着选好对、攀好人,时间长了同事们痛恨,对方也不会拿你当亲人。



陷阱四:渴望认同、无效牺牲


渴望他人认同、喜欢别人表扬是典型的学生思维。


我刚入职时就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表彰,于是坚持每天早到教研室打扫卫生、帮其他老师代课批卷登分、在假期抢着值班、主动给同事刷饭卡请吃饭,甚至还把论文一作让给了一位急于评职称的老师,但结果确实好人缘没攒下来,同事关系反而疏远了。


一方面他们觉得我急于表现,一定有所企图;另一方面他们讨厌欠人情,尤其是长期在这种小事上欠人情,我的状态就好比喂企鹅吃钟薛高——费劲不讨好。


在“老好人”心中,隐藏着这样一种渴望:我需要被认同,只有被认同,别人才能珍惜我的付出,并做出同等的回应。但实际上渴望认同本身就是一种索取,索取的不是物质层面的礼尚往来和互帮互助,而是打心底里的尊重和敬佩。


一味地牺牲并不能赢得认同,只有自己理解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在平等的环境里去赢得他人的好感。


写在最后


叫人成长的,从来不是过来人的忠告,而是撞了一次又一次的南墙。我们常常觉得自己一路走过,艰险异常,看到后来者,总有好为人师的冲动,忍不住地想朝着向前猛冲的年轻人泼一盆凉水,告诉他们哪里是陷阱,哪里是捷径。


但人生却不能仅凭别人提供的“避坑指南”,就能一马平川,总有一个别人踩过或没踩过的坑等着你。所以真正有用的人生经验,是如何通过踩坑让自己强大起来,管你前方何路,一律踏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