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多所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又改了!
【摘要】如果你想进高校工作,无论哪种聘用方式和岗位,一定要关注目标高校现阶段的改革动态,了解目标院校的绩效工资制度。一般来说,那些文件公开查询可得,那些更透明,更公平的制度体系,更有利于保护大学老师们的合法权益。
2025年1月,两部门发文:“强化高中、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
图源:国务院公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近年来,高校不仅是众多硕博毕业生的热门就业选择,也在官方政策的推动下积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然而,这一改革并未受到大学教师的普遍欢迎,以往大学老师们“高薪、轻松、自由”的职业印象正逐渐被打破。
本文将结合具体高校工资绩效的规定,理性探讨一下:
1、高校工资绩效改革有何特点和趋势?你所在的高校未来可能会怎么改?
2、这对已经入职的大学老师、高校求职者们分别有哪些影响呢?
这几年高校工资绩效的改革重点在哪里?
高校的工资绩效改革通常周期较长,这是由各高校的改革进程和机制所决定的。
01.中国矿业大学:「以岗定薪、绩效导向。」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大学人力资源部
0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适用事业编和人事代理人员。」
信息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0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轮岗竞聘是该单位绩效分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网
04.天津师范大学: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完善工资组成结构。
信息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
05.内江师范学院:「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勤罚懒。」
学校新实施的关于绩效工资规定内容与旧规定的区别对比,可见下图表。(注:最新信息以学校官网信息为准。)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得知——
近几年,多所高校实行的办法,更加强调了基本工资不算事儿,完成绩效才是重点,学校普遍加大了动态调控激励部分的比例(包括年度目标考核奖励、专项奖励以及社会服务及科研绩效等内容),由此达到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高校:“干活吗?加钱哦!”
除了额外增加的激励目标,大学老师们全年的工作考核也并不少。往往是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叠加组成。并且这些考核还会进一步细化,将每次考核的工资薪酬分为了“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激励绩效”等部分,且考核通过才能全部拿到。
高校:“想偷懒少干活,有的钱你可能拿不到。”
为了体现公平性,以及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投入与看重。高校们还会特别强调不同岗位的补贴额度是不一样的。各高校都不同,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补贴类型——
"学校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人才的津补;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等专项岗位津贴;纪检岗位办案补贴;改革性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住房改革补贴;评优评先等表彰奖励;学校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补贴;加班值班补贴;……"
信息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及津贴补贴发放管理办法》
高校:“想去哪干活?一定提前选好,因为最后到手的钱可能拿得不一样。”
工资绩效大改!对大学老师和高校求职者分别有何影响?
对于大学老师而言,其实际收入无疑会受到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对于不同岗位的教职工而言,利弊各不相同。
01.对在职大学老师的影响
①大多高校的新规定:明确了监督路径,对一线教职工来说是好事,有纠错追责的机会。
信息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很多高校过去所采用的工资绩效监管体系,可以说监管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近乎于“缺乏监管”。比如,十几年前的老版文件里规定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教职工收入方面的监管。
但一细问:“哪个部门具体监督的哪一环节?”,没说清。也可能有些人故意不说清楚。这就导致有的高校绩效多少发放得很不公平,发多发少全靠个人良心。
△某所高校在职老师吐槽绩效分配不公平
②部分高校明文新规定:领导参与工资绩效二次分配的机会变少,但“双肩挑”人员的绩效就高执行。
信息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③绩效改革权限下放到学院,那些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大学老师,工作压力更大了。
△高校工作量设置“红线”“绿线”,中间值及以下的老师们都要扣钱
这里先要明确一点: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大学老师≠能力差。完不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其他职责如大量的科研项目或行政工作等。而绩效标准下放到二级学院后……学院很可能提高课时要求!
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每个学院总有几个“卷王”在带头拉高平均值;不同专业不一样,有的学科需求课时就是多,那些课时设置少的老师,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多上其他课;大家专业情况不同,但院里的总课时上去了,于是平均标准最后统一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那些原本就标准课时数完成困难的教师,工作压力更大了。
④下放权限到二级学院后,学院可能执行更严格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大学老师们的工作效率,这也会加剧大学老师们的经济压力。
虽然考核标准变透明了,但考核指标也更严苛了。同一个学院里,绩效工资差距拉大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⑤由于学院的自主性增强,学院领导的个人偏好也可能影响考核,使得部分教师处于不利地位。(比如那些不擅长人际关系的、平时工作埋头苦干的“小透明”、和领导同事不是很合得来的……)
02.对高校求职者的启示
首先,高校绩效改革面向的群体基本是所有教职工,即正式在编教职工、编制外聘用和实行人事代理人员。
所以,如果你想进高校工作,无论哪种聘用方式和岗位,一定要关注目标高校现阶段的改革动态,了解目标院校的绩效工资制度。一般来说,那些文件公开查询可得,那些更透明,更公平的制度体系,更有利于保护大学老师们的合法权益。
其次,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型。由于不同岗位的收入构成不同,选择了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岗位,有的钱努力了也拿不到不说,自身还加大了“末位淘汰”的风险。
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理性看待绩效工资差距,由于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常言道“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如果现在的单位不适合你,拥有更全面的能力将为你提供更多选择,帮助你找到更合适的平台。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变化总是与机遇相伴而行。”
本文参考资料一览
1、中国矿业大学《我校教职工薪酬体系构成及绩效工资相关概念和执行细节有哪些?》https://hr.cumt.edu.cn/rlzyb/info/1201/4442.htm
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https://xxgk.gpnu.edu.cn/info/1095/2968.htm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部:打破绩效分配“大锅饭”,实现教职工“逐顶竞争”》https://wellan.zuel.edu.cn/2023/1019/c1674a346369/page.htm
4、《天津师范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https://dw.tjnu.edu.cn/info/1098/1391.htm
5、《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印发绩效工资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rsc.njtc.edu.cn/info/1023/6151.htm
6、《内江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工资发放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https://rsc.njtc.edu.cn/info/1014/1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