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人才专场>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2024上半年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2024上半年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

共招若干人,5个职位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报名方式:网上系统,站内投递

截止日期:2024-04-02

工作地点:深圳

公告详情
在招职位(0)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参加高校人才网2024上半年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欢迎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报名参会,与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现场交流。

1. 参会场次

3月26日-成都站博士专场(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 就业指导中心4

3月28日-西安站博士专场(地点:西安大雁塔假日酒店 · 18楼大明宴会厅

3月30日-武汉站博士专场(地点:武汉融通中南花园酒店 · 3楼中南厅

4月2日-广州站博士专场(地点:广州阳光酒店 · 1楼国际会议厅

2. 报名通道:点击立即报名【内地场次】→【3月26日-成都站博士专场】【3月28日-西安站博士专场】【3月30日-武汉站博士专场】【4月2日-广州站博士专场】

海(境)外场次报名通道即将开启,敬请留意。

本次招聘会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 活动咨询

博士请添加“小博老师”(微信号:gzgxrcw13,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2024现场招聘会”,后续我们将邀请您加入活动交流群

4. 入场方式

参会人才现场出示签到序列号,验收个人简历后领取入场凭证进场。

5. 平台代投

如您意向该单位,但无法到场参会,可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选择 【平台代投】 职位进行报名,高校人才网将代您把简历材料直荐至用人单位。(注意:现场参会可与意向单位面对面交流,提高求职成功率。如您确实因地域等因素无法到场,请再选择代投服务)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诚邀全球英才依托我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一、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实施以来,南方科技大学资助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我校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引才计划。

二、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重要提示: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注:以上内容参考2023年申报条件,具体申请条件请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4年发布的项目指南为准。)

三、支持条件

南方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积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环境。项目入选者可受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教研系列职位,学校提供的支持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 聘任岗位

一般聘为副教授职位,授予博士生导师资格。

2. 薪酬等福利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2)社保等福利待遇:学校按照深圳市最高标准购买五险一金,并提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高端商业医疗保险(覆盖大中华地区医疗保障)、按深圳市职业年金标准购买企业年金。

(3)个人补贴:根据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相关政策,学校将协助申请相应人才项目,如成功入选可按规定享有项目资助/补贴,最高可达193万元。

3. 科研支持条件

(1)科研经费:最高可达950万元(含国家、省、市配套,以政府政策及入选情况为准)。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2)团队支撑: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配合配备科研团队。提供2个博士后名额,学校经费支持60%,自有科研经费招收博士后不限额。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和院系实际情况,在研究生名额分配上给予支持。可自主招收研究系列教师和科研教学助理。

(3)办公条件:根据科研需要,提供办公室与实验室空间,提供良好的公共科研平台。

4. 生活条件

(1)住房待遇:视学校房源情况,提供教师公寓或住房补助。

(2)子女入学: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由4所南山区属公办学校组成,含1所九年一贯制附属实验学校和3所小学学段成员校。学前教育方面,现有南山区公办的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和位于校内的深圳市南山区科园幼儿中心2所幼儿园。可在学位允许及深圳市入园入学政策支持下协助教职工子女就学。

(3)医疗服务:深圳市内有3家附属医院,8家合作共建、教学医院,可为教职工提供医疗服务。

(4)生活配套:协助办理人才及配偶、子女深圳户口或外籍来华工作居留许可;协助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深圳市“鹏城优才卡”,享受广东省及深圳市提供的人才安居、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人才配套服务。

为什么选择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座落于风景优美的南海之滨,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10年12月南科大由教育部批准正式筹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22年2月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新深圳速度”。南科大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践行“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致力于成为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国际通行的人才制度

南科大肩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使命,充分用好上级赋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尊重学术规律的人才评价和管理机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国际通行的“预聘长聘制”,采用学术委员会评审和国际同行评审机制,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实行“项目负责人(PI)制”,为教师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独立的科研空间,支持教师独立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科学探索,推动青年科研人才快速成长。成立教授委员会,组织教授参与学校治理和办学管理。邀请院系、教授代表参加学校战略研讨会、教师代表大会,面对面听取教授意见和建议,并逐一督促落实。科研部、教学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均由资深教授担任,精准了解教师需求,为教师提供贴心服务。南科大面向学术前沿,国际人才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国际交叉合作研究项目众多。

蓬勃广阔的发展平台

南科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目前设置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八大学院,建成34个院系及若干中心。仅用十余年时间,快速建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全国24所高校之一)。获批成为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建设高校(全国30所高校之一)。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以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导向,根据综合成绩选拔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子。

学校聚焦前沿科技、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探索建立“基础学科+前沿应用平台+重大攻关任务+高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每个基础学科和重大平台由顶尖院士或诺奖级人才领衔,形成“学科-基地-团队-人才”一体化组织模式。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基斯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为深圳市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深度参与自由电子激光综合粒子设施、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建设,通过重大攻关任务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同时,与龙头企业联合设立实验室,打造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参与的创新联合体,支持科研人员在岗创业或企业兼职。在2023年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南科大位列中国高校第13位。

追求卓越的事业伙伴

南科大灵活高效面向国际引才,汇聚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年轻化的教师队伍。2021和2022年海外优青项目,南科大入选人数分别排全国第6名、第10名,位居广东省、深圳市第一名,占全市入选人数30%左右。202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全职加入南科大。2023年新引进人员原工作单位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国遗传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密歇根大学、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等。

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教师1400余人,包括院士64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4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7人,教育部特聘教授3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教育部青年学者9人,国际会士69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26人。连续六年获深圳“人才伯乐奖”第一名。教师队伍中,45岁及以下教师占比约80%。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高层次人才占教研系列50%以上。

南科大拥有国际化的人才生态,形成了追求卓越、尊重包容的工作环境,支持人才快速成长成才。2017年产生了深圳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乐思教授(LarsIvarSamuelson)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南科大自主培养的第五位“两院”院士。3名教授新当选国际院士,其中戴建生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我校多名学者获得重量级国际科研奖项:薛其坤教授获巴克利奖,为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方红卫教授获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该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仅授予一人。多名教授获得“科学探索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南科大有278人次上榜。

山海连城的绿美生活

南科大位于中国深圳,一个用43年时间,把小渔村变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奇迹之城,梦想之都。深圳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千园之城”,气候温润,空气清新。校园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山区,毗邻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氛围浓厚,生活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绿化率77%。环境优美,内有九座山和千亩荔枝林,大沙河蜿蜒穿贯,风景如画,被评为软科2022年中国最美大学第一名。

为什么选择医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是扎根深圳、面向中国、走向世界、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医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的医学领军人才,探索医学未知、引领学科发展,提供优质临床服务为使命;致力于探索中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树立中国未来医学教育的标杆、实现深圳医学教育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王松灵院士任医学院院长,王鹏飞教授任医学院联合党委书记。

医学院已获批成立5个学系:医学神经科学系、药理学系、生物化学系、人类细胞生物和遗传学系、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前四个系分别由科研背景丰富与学术成果卓著的知名学者宋学军教授、卞劲松教授、饶海教授、董金堂讲席教授担任系主任。正在筹建的学系包括: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肿瘤学系、病理学系等。

医学院拥有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基础医学科学家和医生科学家的引才理念深入医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3年12月,医学院总人数410人(含访问类)。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研系列50人,其中讲席教授10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助理教授15人;教学系列教授3人;研究系列20人,其中研究副教授3人、研究助理教授17人;博士后在岗40人。拥有国家、省市级各类人才头衔已达到135人次,其中教研系列拥有国家级人才头衔占比58%。

医学院目前在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拥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科学及临床医学两个本科专业。截至2023年12月,在籍本科生184人;在籍研究生446人。

医学院在科研方面成绩卓越。截至2023年12月,医学院在研项目累计280项,累计经费超过2.51亿元。在包括Nature,Science,Cell,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Lancet,JAMA等在内的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90余篇。科研平台建设显著,拥有广东省细胞微环境及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陈代谢与健康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粤港血管稳态与疾病研究高校联合实验室;2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科研平台。

南科大现有附属医院3所: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在建)、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教学医院合作单位8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了深圳市本土医教资源的强强联合,为南科大快速建设高水平医学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24年春季医学院各课题组招聘需求

序号

课题组简介

重点招聘岗位

招聘人数

岗位要求-主要研究方向

岗位任务

1

宋学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医学神经科学系系主任,南科大疼痛医学中心主任。曾长期任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帕克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海外杰青,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首席科学家。在NatNeurosci,JCI,TrendsinNeurosci,Brain,CancerRes,JNeurosci,Anesthesiology,Pain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国际疼痛学会(IAS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学定义修订、疼痛疾病分类专家组成员。疼痛医学领域国际顶尖期刊《PAIN》等5本SCI期刊杂志高级编辑或编委以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被授予国际疼痛学会疼痛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IASP–ThePeople,美国疼痛医学学会国际疼痛医学杰出贡献奖RobertAddisonAward,国际神经调控和正骨联盟最高科学研究奖ScottHaldemanAward和TheLouisSportelliNCMICAward等学术奖励。

实验室情况详见宋学军教授教师个人主页:https://faculty.sustech.edu.cn/songxuejun/

实验室研究方向:1.感觉认知神经科学;2.癌痛机制和治疗;3.麻醉和意识复苏神经机制

研究系列-研究助理教授

1人

1.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背景基于但不限于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等。

2.已获得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经历。

3.根据研究方向设定具体要求,有意向者可联系实验室进一步交流。

博士后

2人

1.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背景基于但不限于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等。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

3.根据研究方向设定具体要求,有意向者可联系实验室进一步交流。

科研教学助理

1人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医药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根据研究方向设定具体要求,有意向者可联系实验室进一步交流。

2

计算组学(ComputationalOmics,COmics)实验室依托于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于2021年9月,现已有学生和全职科研辅助人员共12人,多个有趣兼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稳步开展,同时经费充足。课题组成立至今已获批国自然项目3项,深圳市科创委及医科院项目3项。实验室氛围融洽,不打卡,工作环境自由,鼓励按照兴趣进行原创探索。

实验室PI为帅世民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人类细胞和遗传学系副教授(正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21)、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领军)。201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OICR),师从LincolnStein教授。博士毕业后赴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海德堡总部(EMBL-Heidelberg)JanKorbel院士组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MBL-EBI)EwanBirney院士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博后期间获由欧盟MSCA联合资助的EIPOD4奖学金。2021年秋季全职回国组建计算组学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其与癌症基因组学、计算组学工具研发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Nature及其子刊上,论文总被引超过1600次,h-index为10(GoogleScholar,2022.5)。

博士后

若干

计算方向博士后/DryLabPostdoctoralFellow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定量科学领域,或有生物信息学知识的生物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年龄不大于35周岁;

2.擅长至少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R、Python、C、Java等);

3.拥有一项或多项以下经验的申请人优先: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新型计算工具研发、人类组学大数据分析、三代测序数据分析、云计算、高性能计算集群(HPC)使用、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单细胞测序分析、空间组学分析、统计遗传学分析、癌症基因组学、RNA剪接分析、肿瘤新抗原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等;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至少一篇SCI论文;

5.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课题组鼓励支持博士后自主构思开发新研究方向;

6.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

计算组学(ComputationalOmics,COmics)实验室依托于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于2021年9月,现已有学生和全职科研辅助人员共12人,多个有趣兼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稳步开展,同时经费充足。课题组成立至今已获批国自然项目3项,深圳市科创委及医科院项目3项。实验室氛围融洽,不打卡,工作环境自由,鼓励按照兴趣进行原创探索。

实验室PI为帅世民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人类细胞和遗传学系副教授(正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21)、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领军)。201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和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OICR),师从LincolnStein教授。博士毕业后赴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海德堡总部(EMBL-Heidelberg)JanKorbel院士组和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EMBL-EBI)EwanBirney院士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并在博后期间获由欧盟MSCA联合资助的EIPOD4奖学金。2021年秋季全职回国组建计算组学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其与癌症基因组学、计算组学工具研发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Nature及其子刊上,论文总被引超过1600次,h-index为10(GoogleScholar,2022.5)。

博士后

若干

实验方向博士后/WetLabPostdoctoralFellow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学、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年龄不大于35周岁;

2.擅长常见的分子生物学、组学实验技术;

3.拥有一项或多项以下经验的申请人优先:癌症或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宿主互作研究;癌症免疫疗法(新抗原疫苗、CAR-T细胞疗法等)研究;人、鼠或细胞系样本的基因组、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三代测序等实验;新型组学实验技术研发等;

4.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至少一篇SCI论文;

5.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课题组鼓励支持博士后自主构思开发新研究方向;

6.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4

陈默,南方科技大学药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获四川大学生物技术学士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生物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2023年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相继任博士后、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2023年4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器中脂代谢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包括转脂蛋白、磷酸肌醇代谢、脂质与蛋白质复合体、脂质效应蛋白及相关疾病机理。作为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NatureCellBiology(IF2021:28.3)发表论文三篇,CellDeath&Differentiation(IF2021:12.1)发表论文两篇,共发表SCI论文14篇。同时,陈默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入合作,研究脂代谢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当中的作用机制。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深圳市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研究型医院,陈默教授合作团队包括海外优青等多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NatureNeuroscience、DevelopmentalCell、NatureCommunications、PNAS等权威期刊。

博士后

2名

1.年龄35岁以下,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2.优先考虑:具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模型研究经验者,特别是熟练掌握细胞培养、蛋白印记、分子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免疫共沉淀、荧光显微成像或其它相关的实验技术;

3.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SCI收录论文;

4.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协助指导研究生;

5.善于沟通和交流、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6

李亮课题组,李亮博士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PI,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022年3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SCI论文多篇,包括Gastroenterology(IF:33.883),CellResearch(IF:46.297),CellHost&Microbe(IF:31.316,封面文章),NatureMetabolism(IF:19.865),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IF:30.528),CellReports(IF:9.995),mBio(IF:7.786),MicrobiologySpectrum(IF:9.043),AntiviralResearch(IF:10.103)等。长期从事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工作,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并承担多项学术兼职:现任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细胞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深圳市军民融合领域评审专家、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药理研究与转化应用专委会常务委员、军事医学SCI期刊MilitaryMedicalResearch(《军事医学研究》)青年编委(YoungEditorialBoard)。

(李亮助理教授个人主页: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liliang.html)

课题组主要应用体外重构类器官模型、原代细胞培养模型、动物模型与临床样本,从事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进行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发,对上皮与血管内皮物理屏障的保护与重构进行了单克隆抗体治疗与干细胞\类器官治疗的相应尝试。本次新冠疫情期间使用从鼻、气管、肺泡多部位重构的呼吸道上皮类器官系统平台进行新冠感染与宿主反应机制研究,并对潜在药物进行效果测试,研发了基于马源多克隆抗体的病毒传播阻断剂,目前月产能达17万瓶,折合市场价值约3400万,于2022年9月25日的专家论证会上得到高福院士、顾东风院士等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

博士后

3名

与合作导师一起进行基于类器官的微生物-宿主互作机制研究与相关药物开发。要求如下:

1.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背景,有动物模型与类器官模型构建、iPSC研究背景、核酸药物与疫苗开发经验者优先;

2.完成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

3.参与相关学术方面的国内及国际合作交流,协助导师推进项目的进行与完成。

7

南方科技大学黄跃生讲习教授简介: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yueshenghuang.html

博士后

1名

岗位要求:1.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材料等专业博士毕业,身体健康,年龄35岁左右。有创面修复和创面修复材料研究经历者优先;

2.热爱科研,对创面修复有浓厚兴趣,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以及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8

鄢仁鸿博士为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1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组建研究课题组。鄢仁鸿助理教授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经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其中5篇发表于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自课题组建立一年多以来,已在线发表研究论文10篇,其中8篇发表于CellDiscovery、CellResearch、ScienceAdvances、iScience、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等期刊;已被接收、待发表研究论文1篇(ScienceAdvances),目前尚有多篇文章在投。课题组研究方向主要为人类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包括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人源氨基酸转运蛋白和胆固醇代谢调控复合物等方面。(课题组网站:http://www.yanlab-upup.cn/col.jsp?id=118

博士后

1名

【岗位要求】1.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以上SCI收录论文;

3.具有扎实的分子和结构生物学专业知识、研究技能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5.优先考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关专业;冷冻电镜或蛋白质晶体学方向,具有冷冻电镜数据计算经验者。

1.在课题组PI领导下,独立承担课题组指定的科研工作,并协助指导实验室本科生、研究生等。

2.协助课题组PI申请各类经费,并作为负责人依托课题组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省、市基金项目。

科研教学助理

1名

【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品行,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身心健康,勤奋积极,认真负责,热爱科研工作;

2.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优先考虑:具有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具有冷冻电镜数据计算经验者,或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有意向从事跨专业工作者。

1.在课题组PI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组指定的课题工作与科研项目。

10

微生物与大分子药物递送技术科研团队简介:PI,傅暘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正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深圳市孔雀人才。南开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2013-2019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为世界著名微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Mekalanos教授。

课题组核心研究方向为‘病原-宿主互作’和‘蛋白质精准递送’。综合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及生理生化、原位及单颗粒冷冻电镜等前沿交叉技术聚焦重大感染性疾病的毒力调控机制、微生物-宿主互作与翻译后修饰等领域,以细菌VI型分泌系统和胞外纳米注射器为工具研究大分子精准递送技术。近年来,在CellHost&Microbe、MolecularCell、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NatureCommunications、PNAS、Allergy、ScienceBulletin等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35篇。累计它引超5100次(GoogleScholar),H-index16。曾获FogartyGlobalHealthFellowship奖,担任H-Life杂志编委,CellHost&Microbe、mBio等多家知名期刊审稿人。

课题组现有研究助理教授两人,博硕士研究生十余人。主持国家、省、市级基金项目近十项。

现诚聘博士后2-3人,待遇优厚。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fuy&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博士后

2-3名

【岗位要求】

1.生物学相关博士基础(含应届),身心健康,认真负责,热爱科研工作;

2.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优先考虑:具有微生物、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背景的候选人

11

方沈应,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特聘教授,深圳“鹏城孔雀计划”特聘教授。任AJHG、JNCI等13本国际著名杂志评委及AdvancesinPublicHealth及FrontiersinOncology杂志编辑,参与国自然基金评审,为美国癌症协会、遗传学会和统计学会会员。主要运用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方法研究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恶性肿瘤或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参与收集了北美最大的黑色素瘤病例-对照研究人群并创建了北美黑色素瘤风险预测模型。目前主要运用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及机器学习法,深度挖掘研究病人个体基因组学特征、疾病临床表现信息,包括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染色图片等医疗大数据,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疾病复发及生存预后提供相应依据。研究成果发表于JClinOncol.,JInvestDermatol.,NatureGenetics,IntJCancer,TheLancetOncology,JAMAoncology,AnnalsofOncology,Cancer等国际著名刊物。近期的研究成果被Cancernetwork等专业媒体报道,于2011美国遗传学年会及2020年全球华人统计学年会获大会报告,在SCI等刊物发表英文论文80余篇。课题组拟招收博士后1名,待遇优厚。https://sph.sustech.edu.cn/contact/recrud/id/180.html?lang=zh-cn&cid=135

博士后

2名

【岗位要求】

1.生物医学工程或医学统计学相关博士基础(含应届),身心健康,认真负责,热爱科研工作;

2.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优先考虑:具有医学、生物信息与人工智能健康医疗大数据背景的候选人

12

曹丽伟课题组,曹丽伟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丽伟博士2009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随后分别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获得Scripps研究所艾滋病疫苗免疫学和免疫原研发中心(ScrippsCHAVI-ID)优秀青年学者奖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病理系优秀青年学者奖。在Cell,CancerCell,CellHost&Microbe,NatureCommunications,NatureProtocols,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CellReports等期刊上发表20篇研究论文,论文总引用超过1000次,h-index为13。主要从事糖蛋白质组学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探究疾病发病机制及发现药物靶点中的应用。

博士后

1名

【岗位要求】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分析化学(质谱方向)博士学位,年龄不大于35周岁;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至少一篇SCI论文;

3.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课题组鼓励支持博士后自主构思开发新研究方向;

4.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在课题组PI领导下,独立承担课题组指定的科研工作,并协助指导实验室本科生、研究生等。

2.协助课题组PI申请各类经费,并作为负责人依托课题组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省、市基金项目。

科研教学助理

1名

【岗位要求】1.硕士及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有效率,有出色团队合作精神。

2.硕士专业为分析化学(质谱方向)。

1.在课题组PI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组指定的课题工作与科研项目。

13

贾宁,医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2022),美国布拉瓦尼克区域青年科学家化学奖获得者(2020)。201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7-2021年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美国两院院士DinshawJ.Patel教授。2021年5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近年来以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发表论文12篇(NatureChemicalBiology2023;Molecularcell2023;Science,2020;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2021;MolecularCell,2019a,2019b,2019c;NatureCommunications,2022;CellResearch,2020,2022等)。主持多项国家、省、市基金。担任Nature、NatureCatalysis、NatureChemicalb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等杂志审稿人。

课题组主要研究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尤其关注细菌免疫系统抵御噬菌体和质粒入侵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生物技术(如CRISPR-Cas基因编辑工具)开发,课题进展顺利,目前尚有多篇文章在投。更多请关注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jia-ning.html

博士后

1-2名

【岗位要求】1.年龄35周岁以下,有相关博士学位;

2.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知识,有微生物背景者优先;

3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协助课题组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5.有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者以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科研教学助理

1名

【岗位要求】1.具有良好的品行,勤奋积极、认真负责、热爱科研工作;

2.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文读写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学知识背景的优先考虑。

16

张志荣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3年在厦门大学生科学学院韩家淮院士指导下取得博士学位;于2013-2023年期间在法国遗传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GBMC)进行博士后研究;2023年12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大学医学,成为独立课题组组长。长期聚焦于先天免疫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以第一作者或兼共通讯作者将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Immunology、ScienceImmunology、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EMBOReports和JournalofImmunology上,同时以共一兼共通讯作者的研究工作即将在ScienceImmunology上发表,另外以合作作者身份参与的研究工作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Biology、NatureMetabolism、NatureCommunications和CellReports等杂志上。课题组研究方向:1)先天免疫反应激活的分子机制,主要聚焦于炎症小体的激活;2)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3)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博士后

2名

【岗位要求】1.有相关博士学位;

2.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或者细胞生物背景;

3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协助课题组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17

张振锋,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后。2022年底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医学院,任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炎病毒、天然免疫、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研究,同时向新发病毒,个体化抗病毒免疫和精准防控等领域拓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德国科学基金(DFG)重大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ofHepatology(4篇),Journalof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研究成果获得来自国际肝病大会、美国肝病学会、国际乙型肝炎病毒大会等授予的多项奖励。担任Viruses杂志客座编辑,JournalofHepatology,Antiviralresearch,Viruses,LiverInternational,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等杂志审稿人。

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zhangzf&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博士后

2名

1.热爱科研,积极向上,对本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强烈兴趣

2.近3年内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发表至少一篇SCI期刊论文

3.专业要求: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公共卫生等。

4.工作认真负责,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优秀的英文读写能力

18

田君,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独立PI)、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8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2019-2023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聚焦于癌症的靶向和免疫治疗领域,在寻找药物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和开发新的联合治疗策略,肿瘤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和药物测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有丰富的基础医学和转化研究经验。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NatureMedicine、BritishJournalofCancer、BreastCancerResearch等国际高水平期刊杂志。曾获得麦吉尔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项,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和哈佛癌症中心研究基金。课题组研究将以消化道肿瘤,胰腺癌等为主要癌种,利用临床样本、肿瘤类器官模型以及动物模型,并结合先进的(空间)单细胞转录组学,CRISPRscreen等技术,寻找肿瘤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反应/耐药机制,探究不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juntian.html

博士后

1-2名

1.热爱科学,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具有高度积极性,立志于科研事业;

2.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身份发表过1篇或以上较高水平研究论文(包含接收);

3.优先考虑有以下研究背景者:肿瘤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生物信息学;

4.具有肿瘤类器官、单细胞测序或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19

鲁昊骋,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19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5月至2022年4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22年6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本课题组综合运用人群遗传数据,高通量测序,CRISPR筛选等方法,结合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haochenglu.html

博士后

1名

【岗位要求】1.35岁以下,有相关博士学位;

2.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或者细胞生物背景;

3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协助课题组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20

胡宇慧,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所获得功能基因组学博士学位,2016年8月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功能基因组、系统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课题组聚焦最新的空间转录组学、单细胞多组学、CRISPR基因编辑改造,整合功能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致力于诠释肿瘤、发育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调控,以及药物治疗机制研究。已在Developmentalcell,Genomebiology,Oncogene,EMBOMolecularmedicine等期刊发表论文约40篇,总引用近2500次,近5年引用数超1100次。近三年已申请抗肿瘤、抗新冠的天然化合物,单细胞技术等发明专利8项。

详细信息参见: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huyuhui.html

博士后

2名

实验室招收生物信息学分析方向、分子生物学实验方向的博士后2-3名。

1)已获得博士学位;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过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年龄小于35岁;

2)生物信息方向须具备有高通量DNA测序数据分析经验;具单细胞多组学数据深度分析经验者、或者开发相关算法和软件经验者优先考虑。

3)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热爱科研、工作努力、认真负责,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1.与课题组长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2.独立地完成课题研究,发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3.协助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参与日常实验室管理;

4.独立地撰写科研项目经费申报书。

科研教学助理

2名

1)生物学,药学相关专业硕士或学士学历。具有动物实验、药物分析研究经验者优先。

2)热爱科研、工作努力、认真负责,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熟练使用英文交流。

1.协助课题组博士后、博士生完成部分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实验;

2.参与课题组实验小鼠的保种、繁殖,基因鉴定和管理相关事宜;

3.协助课题组实验耗材以及实验仪器的购买、使用记录管理;

4.完成课题组PI交代的其他事项。

21

李职秀,医学院/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员),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疾病等慢病和复杂疾病的致病机理,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以及传染性疾病疫苗的开发。曾主持和参与多项澳大利亚国家级、州政府级和企业科研项目。在Nature Genetic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PLos Genetics,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Annal Review of Biophysics等权威SCI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引用超过2600次 。现为Frontiers in Immunology 杂志客座编辑。曾担任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JAMA Network Open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专家。曾任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等国际基金会的通讯评审。

详细信息参见:https://sph.sustech.edu.cn/affairs/tutord/id/216.html?lang=zh-cn&cid=139。

博士后

2

(1)计算分析方向博士后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遗传学、基因组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大数据等专业,或有生信经验的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年龄35岁以下;

1. 有独立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熟悉常见的组学数据分析,会编程。有方法开发经验者优先

2. 擅长至少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R、Python、C、Java等);

3. 具有优秀的英文论文读写能力,在专业领域SCI期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4. 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并协助指导研究生;课题组鼓励支持博士后自主构思开发新研究方向;

6. 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分子生物学、免疫方向博士后

1. 年龄35岁以下,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已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2. 优先考虑:具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模型研究经验者,特别是熟练掌握细胞培养、蛋白印记、分子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免疫共沉淀、动物模型或其它相关的实验技术;

3. 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在专业领域SCI期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5.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并协助指导研究生; 课题组鼓励支持博士后自主构思开发新研究方向;

6. 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英语读写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与课题组长共同制定研究计划;

2.独立地完成课题研究,发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3.协助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并参与日常实验室管理;

4.作为负责人依托课题组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省、市基金项目。协助课题组PI申请各类经费。

 

医院公众号二维码:


更多招聘安排,请点击→高校人才网2024招聘活动总览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高校人才网-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
高校人才网-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

中小成长型企业 ·民营(私营) ·0-199人

求职安全提示

求职过程中如遇到招聘单位有收费、指定医院体检等行为,请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请查看 重要风险提示

收藏 公告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