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青椒”感悟:选对高校,就是二次投胎!
【摘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青椒来说,选择高校是一次重大的选择。不恰当的说,简直就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
前些天和新入职的博士们聊了聊,除了假装客气的寒暄外,主要还是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像你们这种年纪轻轻学历高,文章课题都不少的人,为啥来我们这破学校?
本以为得到的答案是一顿吹捧,谁料现在的毕业生真诚的可怕:“为啥?因为你们没有非升即走,科研压力小,我们自在呀!”
我又问:“学校也有科研任务量的呀?”
他们答:“我们积累的成果差不多能用几年的了,过几年再说。”
果然,自己菜就不要埋怨人家玩高配的。然而,玩高配的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青椒来说,选择高校是一次重大的选择。不恰当的说,简直就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
往高处冲,越高越好
尽管我在高校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有一个感受却是越来越明显:好学校意味着好平台,好平台意味着好机会,好机会意味着好发展。我刚开始找工作时,最关心的就是每个月能给我多少钱,有些“双一流”高校给的工资极其低,还附加了各种科研、行政的要求,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而和我同年毕业的同学,他就很坚决地要去一个“双一流”大学,尽管工资不高,每年的科研压力大的不行,还有一大堆行政事务要做,可他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现在工资慢慢起来了,成果也积累了不少,不用再担心非升即走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广阔的上升空间,而我只能原地踏步了。
倒不是说羡慕他,毕竟选择留在现在的学校也是当时的最优解。而且对于大部分青椒来说,挺过刚开始的几年其实挺不容易的,很多人刚毕业时冲劲十足,可也就越来越萎了,能坚持下来的毕竟是少数。
可我还是觉得年轻人,尤其是自身条件还不错,觉得自己还挺能吃苦的年轻人要往好学校去,求职投简历的时候哪所大学排名靠前就往哪冲,考不上怎么办?接着考别的大学呗,这又不是填高考志愿只能填一次。求职的时候多给自己上上难度,哪怕被名校拒了再去考普通大学也会有心理优势。
什么是好学校?
有些小伙伴要问了:谁不知道名校好,关键是进不去啊。没错,如果一所大学谁都能轻易进,那他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名校了。不过,我这里说的主要还是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的思路,我总结了3条:短期看工资、中期看空间、长期看平台。
前期看工资。这很好理解。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是最关心工资。不过,高校的工资往往是和职称、成果挂钩的,工资随着职称水涨船高,发表关键成果或者获取重大表彰的学校也会发放奖励绩效。就我的观察来看,好的大学起始工资往往是偏低的,就是要营造差异感,鼓励大家拼命地发文章晋职称。要是像我们单位一样,晋了职称也就每月多个几百块,显然大家动力不足。尽管好的大学工资不高,但是其他的配套还是齐全的,这方面还是要综合考虑,不要只盯着工资条。
中期看空间。我虽然没有非升即走的压力,但我身边高校的朋友们普遍都经历了从因恐惧而忙碌、到慢慢习惯释怀,最后到无所谓甚至还有点感激的心路历程。也不难理解,没有非升即走,职称编制又有限,很容易大家都挤在一起,来的早的占着位置不动弹,新来的想上进又没空间,久而久之整个氛围就变成温水煮青蛙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些压力总不是坏处,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也许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当然,网络上经常出现因为非升即走而失业的新闻。不过,随着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非升即走迟早要蔓延到所有大学,甚至有些大学还没等到执行非升即走的政策,自己就被关停并转了。事实上,正是因为非升即走会越来越严格,我才鼓励大家去好的大学,毕竟那里相对规范,只要把政策文件吃透,总不至于被人刻意针对。
长期看平台。好的大学并不一定是排名在前列的名校,长期来看还是要看这所大学能带来的平台效应有多大。有些大学虽然名头并没有那么响亮,但却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除此之外,也要看一所大学的环境能不能激发起自己的奋斗欲,这种环境可能是整体向上的氛围,也可能是进入了一个相对舒服的圈子。总之,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进不去好学校怎么办?
前面提到过,求职不像高考填志愿只有一次机会,求职更像是大网捕鱼,想把鱼都网上来,把体型大的、有活力的挑出来,可能挑的时候会被鱼咬上一口,或者没把握住让鱼跑掉了,但总会抓住一两条相对比较好的鱼。就算所有的大鱼都跑掉了,总是会剩下些小鱼小虾,再从那里挑一挑。
凭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从一所大学跳槽到另一所大学,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很高。大学的人身依附性差不多,你跟着哪个学界大佬混,在哪个圈子待过,基本上就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标签。除非自带资源,能力又很强,不然跳槽之后很容易原地踏步,毕竟人家也有自己的圈子,也要给自己人留足发展的空间。
所以,尽量不要接受“先在一个地方干着,不舒服了就跳槽”的想法,既然跳槽也需要本钱,那为什么不优先试试有难度但更有机会的大学呢?
写在最后
就我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大部分青椒都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一开始是拼实力。刚毕业时钻研的劲头足,也有初出牛犊不怕虎的精气神在,每天一门心思往前冲。这时候主要就是看学术能力,能力不强的2-3年就被非升即走优化掉了。
再往后慢慢有了一些成果,研究领域也固定了下来,教学科研和人际关系也慢慢找到了舒服的节奏。这时候就看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了,如果前期积累足够,与领导同事关系也说得过去,晋了职称、升了领导就多了一层保障。这时候就看学校的空间够不够大了,空间足够就容易些,空间不够的就只要拼命的卷,卷成果、卷加班,甚至卷关系。
最后就是该晋的职称也晋完了,能进步的空间也不剩多少了,这时候就看学校的平台怎么样了,能不能给自身发展带去附加价值,能不能督促自己可持续地输出。
总之,想向上生长的就在一开始就给自己上上强度,别怕竞争,反而是越有难度的地方竞争就越公平。去冒险去承受压力,这也许是普通且上进的青椒们的最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