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职场分享> 大学老师吐槽领导:“感谢您的指导,工作越做越差了……”

大学老师吐槽领导:“感谢您的指导,工作越做越差了……”

2024-05-23阅读量:402
【摘要】作为一名“领导调研我拎包,领导讲话我打call,领导吃饭我倒水,领导指示我想招”的高校打工人,我对领导的态度一贯是他说东我不敢说西,他让我撵狗我不敢追鸡。不过,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比如我现在就要狠狠地吐吐槽,为什么呢?因为学院书记让我带着他做课题。


作为一名“领导调研我拎包,领导讲话我打call,领导吃饭我倒水,领导指示我想招”的高校打工人,我对领导的态度一贯是他说东我不敢说西,他让我撵狗我不敢追鸡。不过,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比如我现在就要狠狠地吐吐槽,为什么呢?因为学院书记让我带着他做课题。


01.

磨磨唧唧找选题


先交代下背景。学校今年突然善心大发,重新启动校内重大课题申报,课题经费也增加了不少。而学院书记一直都想把职称往上提一提,自然对课题有浓厚的兴趣。


学院书记想做课题当然是好事,毕竟课题组里要是有了一位学院书记,方方面面的各类资源更多了,弯弯绕绕的各种关系也更处理了。更关键的是,学院书记亲自带课题,科研处要是不给通过,那不是不给学院面子嘛!书记处处为咱想,咱的觉悟得上涨,什么叫加入我的课题组,这个课题本来就是您的呀!


然而,本以为是学院书记带飞终成学术大家,实际上是熬夜搬砖和泥掺沙。在确定研究选题上,我们就打了一场持久战。



按照学院书记的思路,我们的选题方向要和业务工作相关,按照她的话说,这叫不搞两张皮。可问题是,我是研究劳动仲裁的,如果非得和业务沾边的话,那就只能先研究一下学院领导们强制加班那些事了。


此路不通,学院书记又生一计,打算研究新质生产力,时效性强、贴近业务,问题是我和学院书记都不懂。在兜兜转转、磨磨唧唧之后,学院书记最终决定,让我看着办。不得不说,在学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亲切指导下,本来1-2就能确定的选题,生生拖了一周,精益求精了属于是。


02.

兜兜转转拉队伍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选了自己擅长领域的选题。然而,在邀请谁进课题组这个问题上,我和学院书记又battle了起来。


按照我的思路,先找权威专家做参谋,再找年轻青椒当写手,最后再找几个博士生跑程序。然而,学院书记想的是雨露均沾,学院的其他学院书记要有,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学院书记要有,学院书记分管几个辅导员也要有。既然选人的原则定了,那沟通邀请的活儿自然也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那几个辅导员倒是好办,毕竟只是凑人头,基本也不用他们干啥,自然也就没有拒绝的理由。难办的还是其他领导,副书记先是说书记代表班子参加就行了,她就不参加了。后来又说既然书记指示了那她就参加。好像参加个课题多为难她似的。


年长一些的副院长说,其他副院长参加他就参加。年轻一些的副院长说,这个事还是上党委会研究一下吧。在经历了整整3天三请三辞三让之后,学院领导终于达成一致意见,都参加。



我看着改了6稿的会议议程和碎了一地的桌签名牌,愧疚自己给节能环保拖了后腿。


选题明确了,队伍建好了,下一步该写申报书了吧?别着急,谁说选题明确了?不征求一下其他领导的意见吗?于是,在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听书记的。然后书记一锤定音,就研究新质生产力。


于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


03.

反反复复改本子


尽管道路曲折,但好在总算进行到了写申报书这一步。尽管资料不多、概念不懂,但学院领导们还是对我充满了信心,让我周末加加班,下周一就把申报书写出来。还贴心地宽慰我不要太有压力,对标国社科基金去写就行。


面对领导给予的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我是嘴上顶呱呱,干活软趴趴,一番搜肠刮肚后,收到了领导的最新指示:光写申报书还不行,得把PPT也做出来。


这时我灵光一闪,能不能我写申报书,让参与课题的其他辅导员做PPT呢?事实证明,领导说话还是管用的。但我不是领导,我说话不管用,辅导员们倒是也做了PPT,但基本是把申报书上的小标题复制粘贴了一下。PPT做了,但也没完全做。


终于把申报书和PPT赶了出来,领导决定,开个会一起研究一下。


会上,书记说申报书站位不高,没有站在国家战略的宏观角度上去写;副书记说落地不够,和学校工作实际贴合得不紧;副院长说PPT做得不好看,于是再修改再开会再研究,反反复复了几遍之后,领导们终于勉为其难地表示:“就这样吧。”语气中充满了遗憾。



04.

随随便便开题会


申报书有了,PPT做完了,下一步就是确定开题时间和邀请评审专家了。在反复沟通协调之后,学院领导们终于挤出了几个时间段可以参加开题会。可问题是,你们有时间,评审专家不一定有时间呀!


学院书记解决问题的思路果然简单直接:那就请有时间的专家来!副书记跟着补充一句: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尽量选名校的教授!


于是,在打了多通电话之后,评审专家终于确定。这下万事俱备,只差开题了。不过,学院书记还是下达了最后一项指令:开题会上要介绍研究思路和创新点,你给我写个稿吧!


开题会定在了下午,书记对着早已准备好的PPT念着稿子,课题组的其他老师唰唰的拿笔不知道记着些什么。在冗长的叙述结束后,评审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你们不是这个领域的,为什么要研究这个方向呢?


不过既然是校内课题,自然没有不予立项的理由。领导们非常高兴,指示我写一篇新闻稿,从重科研强业务方面宣传一下领导们的英明神武。


写在最后


身在高校,有时间就是很无奈。工资极低,职责很广;任务太多,待遇不涨;领导太多,道德捆绑,放假加班,没空平躺。


不过,凡事都要辩证着看。对于起步不久的青椒来说,课题和论文真正是革命的本钱,至于课题和论文怎么来的倒显得不那么重要。无能为力时的愤怒毫无意义,也许当我们真正爬上了学术的半山腰,自然也就具备说“不”的权利了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