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新疆博州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占地面积1834亩,其中校本部1380亩。总建筑面积16.33万平方米。2015年,学校被自治区党委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第八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评为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被评为“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0年成功创建第一届自治州“文明校园”。
学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教育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培训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小学教育、护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40个中高职专业,现有教职工537人,湖北省援疆教师16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优秀管理人员7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2022年秋季在校生规模达1.3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紧围绕博州党委“团结稳州、生态立州、口岸强州、旅游兴州”发展战略,依托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赛里木湖景区,分别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赛里木湖旅游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园区(景区)、企业资源优势,将职业教育办在园区、景区,按照一年在校本部、两年在产业学院的“1+2”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形成“一校三区”多元融合开放的办学格局。
学校充分发挥湖北省援疆资源优势,升级对口援助模式,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机制,采取 “2+10”组团式援疆模式,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所本科学校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优质高职院校(双高校、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签订 “一校帮一院”对口帮扶协议,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三教”改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对口支持,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21年,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入选首批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赛里木湖旅游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纳入自治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培育项目,成功申报康复治疗技术和物联网应用2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湖北博州职教园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三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园区)建设单位,学校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学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卫生健康学院、教育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培训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小学教育、护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40个中高职专业,现有教职工537人,湖北省援疆教师16人,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优秀管理人员7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2022年秋季在校生规模达1.3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紧围绕博州党委“团结稳州、生态立州、口岸强州、旅游兴州”发展战略,依托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赛里木湖景区,分别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赛里木湖旅游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园区(景区)、企业资源优势,将职业教育办在园区、景区,按照一年在校本部、两年在产业学院的“1+2”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形成“一校三区”多元融合开放的办学格局。
学校充分发挥湖北省援疆资源优势,升级对口援助模式,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机制,采取 “2+10”组团式援疆模式,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所本科学校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优质高职院校(双高校、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签订 “一校帮一院”对口帮扶协议,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三教”改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对口支持,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2021年,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入选首批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赛里木湖旅游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纳入自治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培育项目,成功申报康复治疗技术和物联网应用2个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湖北博州职教园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三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园区)建设单位,学校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