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斗新百年,追赶超越绽芳华。榆林学院从创建于1923年的绥德师范走来,已走过百年发展历程。榆林学院人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牢记毛泽东主席为师生题词“奋斗”的殷切希望,奋楫笃行、履践致远。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绥德师范旧址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踏上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5月4日百年校庆之际,敬爱的齐心校友亲笔题写贺词“百年芳华、英才辈出”,全校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榆林学院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中国宜居城市、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陕西省榆林市。学校始终坚持“扎根榆林、服务陕西、面向陕甘宁蒙晋、辐射全国”服务面向定位,是国家百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已成为一所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应用型高校。
踏上新征程,逐梦新时代。榆林学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追赶超越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效能的成果产出不断迸发,2023年科研经费突破两亿元,科研成果获奖实现量质齐升,招生分数提升位次居全省第一,占地3540亩新校区正在建设,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数智类本科专业,以及一个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本科学生980多人、硕士研究生42人,留学生10多人。拥有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2020年“双万计划”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12人,三级教授2人,副教授20人,高级实验师5人,博士(含在读)25人,省部级人才1人,榆溪学者“杰出青年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8人。
学院现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榆林市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实验室、榆林市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软件工程研究中心、榆林市5G与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榆林市健康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科研平台及13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培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教学团队,大数据智慧(数据感知与获取技术、数据智能处理技术、数据智能决策与分析技术、数据中台、知识图谱、大模型与AI原生、复杂系统建模)和计算智能(神经网络、机器视觉、协同控制、深度学习)两个科研团队,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25项,厅级项目58项,企业横向项目121项,累计到账经费5200多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121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23篇,其中,SCI/EI/SSCI论文212篇,出版专著16部,教材22部。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省厅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3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榆林学院位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中国宜居城市、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陕西省榆林市。学校始终坚持“扎根榆林、服务陕西、面向陕甘宁蒙晋、辐射全国”服务面向定位,是国家百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陕西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已成为一所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应用型高校。
踏上新征程,逐梦新时代。榆林学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追赶超越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效能的成果产出不断迸发,2023年科研经费突破两亿元,科研成果获奖实现量质齐升,招生分数提升位次居全省第一,占地3540亩新校区正在建设,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数智类本科专业,以及一个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本科学生980多人、硕士研究生42人,留学生10多人。拥有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2020年“双万计划”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12人,三级教授2人,副教授20人,高级实验师5人,博士(含在读)25人,省部级人才1人,榆溪学者“杰出青年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8人。
学院现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榆林市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实验室、榆林市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榆林市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软件工程研究中心、榆林市5G与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榆林市健康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科研平台及13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培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两个教学团队,大数据智慧(数据感知与获取技术、数据智能处理技术、数据智能决策与分析技术、数据中台、知识图谱、大模型与AI原生、复杂系统建模)和计算智能(神经网络、机器视觉、协同控制、深度学习)两个科研团队,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近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25项,厅级项目58项,企业横向项目121项,累计到账经费5200多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121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23篇,其中,SCI/EI/SSCI论文212篇,出版专著16部,教材22部。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省厅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3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