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高校就是性格有缺陷人的避风港?
【摘要】回想当初选择当大学老师,身边人的出发点几乎不约而同——避开企业“35岁失业风暴”,找一份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稳定,还能施展自己专业的工作。然而,越是当初怀揣职业憧憬的人,真正入职以后,一部分人的高校滤镜很快会被打碎。
某一线城市的高校“青椒”发文表示,他觉得高校里面的人给自己上了一课,觉得在高校里工作,就仿佛在“宫斗剧”里一样……现实是很残酷的,做高校的教职工需要点勇气。
对此,排在第一的高赞回答是:“我有个朋友说过,高校就是性格有缺陷人的避风港。”九百多的点赞令人咂舌。这并非是高校人形容自己,更多是感慨那些在高校遇到的人和事。
回想当初选择当大学老师,身边人的出发点几乎不约而同——避开企业“35岁失业风暴”,找一份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稳定,还能施展自己专业的工作。然而,越是当初怀揣职业憧憬的人,真正入职以后,一部分人的高校滤镜很快会被打碎。
今天有很多人说,不,它并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01.
“避风港”,还是“修罗场”?
很多人说,相比社会的复杂性,学校的人际关系是单纯的。这话是整体上看,一些事情放在大学老师个体上,事物的两面性就凸显了。
比如大学老师的人际圈。小,就真的单纯吗?
图源:知乎用户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中国》
高校交往圈子小,老师学生之间基本知根知底,对比一些人员流动性极高的工作环境很大概率可以避免被一些不了解的人坑骗。
原以为这样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友好,但现状是,部分高校人,除了大学以外的视界也同样狭小。比如,很多大学老师其实并不了解专业领域以外的事情,像是一些博导硕导与手下学生的专长差异大,也是常有的事儿。
问题出在沟通上,地位不等,指手画脚。
还有些高校老师表示,与企业基本靠多劳多得获得资源倾斜的方式不同,高校资源有限,这也使得某些同事“演起宫斗戏”,对于项目的争抢或者工作上的趋利避害,那叫一个手段百出。
以上图源:小红书
还有从教多年,也少不了碰到一些难处理的学生。有时候老师会对这样的学生说,“以后社会会教你做人。”但是在学生毕业前,他们能让老师们明白,“谁教你要做大学老师?”
尽管频频遇到一些读书时不曾见过的“江湖路子”,还是有一些高校老师认为:这不是高校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
有的高校老师也会奇怪:“为什么你们高校都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同事都很好啊。”原来去高校,也成了“摸盲盒”。所以摸错了,就没办法了?其实不然。
02.
“放低期望,增加惊喜”
高校也是一个微观社会,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管理结构。很多时候我们要意识到,那些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把它定性到“好”还是“不好”。
它一直以来客观存在,而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忽略它,然后面对它,用更好的方式处理。
比如,很多人认为高校不用坐班很好,时间自由,大学的同事都是高学历人才很好,沟通交流的情况相对会更加理性等。但是高预期的结果往往是落差大。
要知道客观来说,由于大学老师的工作独立性强,再加上教学、科研等工作基本属于个人的事,所以大部分高校老师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表面,日常联系不紧密,情感投入也不深。
于是,在事关个体利益上的事情上时,我们所期待的毫无保留地真诚沟通,某种层面可以说是对相对“陌生”关系的高要求。
亲密爱人的人性都禁不起考验,更何况是平时未曾好好维系过的同事关系呢?
03.
“良禽择木而栖”
每人可以选择环境的同时,也可以选择适应环境的方式,后者更加重要。
首先,改变“去高校就是躺平”的心态,同时认识到“不躺平,也不代表开始内耗。”
内耗的力量是可怕的。与其把时间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不如搞清楚所处环境的「生存规则」。哪怕你认为这是一场“宫斗剧”,但活到最后的除了那些老谋深算的宫斗主力外,很多有实力的角色也会一起迎来大结局。
其实从高校对教职工的考核要求就能看出,论文、项目、比赛、评职称、任务考核……与企业讲究团队合作,一起搞出新项目、大业绩不同,高校的考核方法更多是针对个人的考核。
主次分清,如果你没有足够背景和人脉去获取资源,做好手下该做的,不要过多内耗,以免损害个人健康而无法长远发展。
专注自己,发扬所长,给自己塑造一个正反馈的成长机制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不管是高校还是别处,从来没有象牙塔,但它也没有那么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