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观点热议> “送外卖的大学教师”为什么赢得尊重

“送外卖的大学教师”为什么赢得尊重

2023-09-06阅读量:3
【摘要】在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与体力劳动者毫无距离感。他躬身入局,亲身尝试,所遇到的困难如此真实,所经历的辛苦令人动容。无论是被客户无理辱骂的委屈,还是手掌上一个又一个茧子,都让人们感受到,他就是一名外卖骑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体验”。


最近几天,一篇“我在临沂城送外卖”的文章在网上刷屏,身为作者,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邢斌一时成为网络“顶流”。在这篇文章中,邢斌称,2022年12月底,自己体验了为期一个月的外卖员生活,“我送了许多订单,接触了许多商家,敲响了一家家的房门”。


一篇长文如何成为网红爆款?首先吸引关注的,是大学教师与外卖骑手身份上的反差。大学教师,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是住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似乎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而外卖骑手,则是最接地气的“草根”群体。将大学教师和外卖骑手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强烈的“碰撞感”非常引人注目。


其次,网络舆论对基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高度关注。比如2020年,一篇关于外卖员与“系统”的文章,就曾激发起无数人对骑手群体的同情,并引发热烈讨论,在舆论推动之下,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强制休息”等政策,以保障外卖小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但是,邢斌的走红,显然不仅是因为他所关注的议题。在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他与体力劳动者毫无距离感。他躬身入局,亲身尝试,所遇到的困难如此真实,所经历的辛苦令人动容。无论是被客户无理辱骂的委屈,还是手掌上一个又一个茧子,都让人们感受到,他就是一名外卖骑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体验”。真诚与真实,是其实践所得最打动人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邢斌在从事外卖配送工作时,也多了一层思考。他说:“我主要关注的是,外卖员这个‘身份’究竟是怎样的处境。”他想知道:今天,能够在社会中生存,究竟每月需要多少“成本”?他在探索,如何破除知识分子的信息茧房。这样的思考,又让他的骑手生涯不止于体验,而是有了更深刻的价值。


在文章中,邢斌坦言这不是一次社会调查,而是一种个人体验。确实,作为一名文学院的老师,他可能并不擅长社会学、经济学的调查方法,也并没有就此写出严谨的学术论文,但是,这种打破“次元壁”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阻隔往往不是物理的,而是心理的。就算是在大街小巷天天看到,吃过无数次他们亲手送来的外卖,很多人也没有想过代入他们的角色,与他们共情。


邢斌试图去描绘外卖骑手的生存图景,去传递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引起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这或许不够学术,其观察所得的结论也未必都准确,却体现了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责任感。邢斌向媒体透露:“其实我现在正在体验另一种职业,暂时不方便公开。”我们也期待他有更多的体验经历呈现到大众面前。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根据临沂大学的官方网站介绍,邢斌目前还是一名讲师,但是很多网络报道,却纷纷将他描述成“跑外卖的大学教授”。或许,这是一种大众潜意识的外化——人们觉得,这样的大学老师才是真正的“教授”,这样的“教授”,才更值得尊敬。现在,网友们纷纷为他点赞,称赞他为“最懂基层的知识分子”。不管这一头衔是否恰如其分,这一舆论风向都在明确地表示:人们热爱这样的学者,希望拥有更多这样的学者。而这,或许是邢斌在刷屏长文之外,给社会的更大启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