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观点热议> 暑期实习带来怎样的“灵魂之问”

暑期实习带来怎样的“灵魂之问”

2023-09-07阅读量:4
【摘要】实习机会难求,实习效果难料,试错成本提高……林林总总的实习难题总会时不时出现在他们面前。


暑假“清零”,晓雯(化名)也结束实习返校了。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让她第一次发出这样的“灵魂之问”:“下一步我该往哪儿走?”


这个迟来的自我追问在当下大学生群体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众所周知,社会认知度低是中国学生的普遍短板,这造成他们在专业选择和就业时的懵懂与迷茫,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巨大的试错成本。实习则很可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然而,现实很“骨感”。实习机会难求,实习效果难料,试错成本提高……林林总总的实习难题总会时不时出现在他们面前。



01.

难求的实习机会:“海投”简历或下沉?


开学后即将步入研二的晓雯,在这个暑假真切感受到了实习机会的“一票难求”。假期前,她结合自身专业、意向工作和理想定居城市,精挑细选出10家公司投递简历,但最终都石沉大海


这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暑期,之前没有机会实习的大学生纷纷开始拼命投递简历,以期把缺失的实习“补”回来。实习,特别是和自身专业对口的“好”实习越发难找。因此,今年暑假被一些学生称为“史上最难实习假期”。


晓雯本以为投出10份简历已足够多,但后来才知道,很多人都会进行“海投”。“我看到网友的经验帖,据其个人经验,找实习时投100份简历,大概会有10家公司提供面试机会、3~5家单位会给录用通知(Offer)。”


实习单位难找,但又不得不找。这既因为实习经验会增强就业竞争力,也因为绝大部分高校都将专业实习纳入培养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相应的实习经历。


于是,实习中介“应运而生”。“大厂”实习内推、实习证明购买、付费远程实习、1对1实习指导……一条明码标价的“灰色”产业链逐渐形成。


一些学生会购买相应的实习服务,一些学生则转变了实习思路。


学美术出身的宋德奇今年读大一。他原本想在暑假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但对方一听我是想做暑期实习的大一学生,当场就拒绝了”。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想浪费这个暑假,专业实习的路走不通,社会实习没准儿可以“柳暗花明”。“从小到大,父母一直把我保护得很好,趁假期多接触社会也好。”


考虑到“送外卖”能同各色人等打交道,门槛也不高,宋德奇戴上头盔,成为一名兼职外卖骑手。


近两个月的外卖经历,让宋德奇从“社恐”青年变成能和客人顺畅交流,甚至能独自处理棘手情况的外卖“熟练工”,同时也让他从个人的“小世界”中跳出来,注意到平时忽视的“景色”——在盛夏晌午穿行于街道、为生活打拼的人们,体会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从个人成长角度,这是一份特别而珍贵的实习经历。”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高级副教授陈冰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如果一份实习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全貌、磨炼自身品格,增强抗压能力和好奇心,自然不失为一份“好实习”。


但他同时表示,类似的社会实习更适合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最好还是将实习重心放到本专业或未来想投身的领域上。


宋德奇也坦言,虽然在这段经历中得到了锻炼,但今后用人单位是否认可这份社会实习还未可知。


02.

实习无实质?“在场”体验很关键


初入职场时,每个实习生都不难感受到书本与实际之间的距离。在南方某工程局工作了5年的刘朋(化名)曾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生。回忆第一次工地实习的经历,他坦言所学知识和实践是脱节的


刘朋的大三暑假是在中铁某局南广铁路的实习中度过的,其主要工作是配合现场技术主管测量放线,将铁路修建的范围“圈”出来。每天和他打交道的不是荒郊野岭就是农田鱼塘,而在此之前,他没有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测量的任何经验。


第一天去工地,刘朋只会按学校教的方法“规规矩矩”测量——先找平地、再架仪器,“先架大、再架小”……但是,测量现场都是崎岖不平的石子地、烂泥地,仅仅在找平地的环节,他就花费了太多时间。时至中午,刘朋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进度却完成不到一半。


后来,工地的前辈手把手教会了他现场测量技巧,刘朋的工作速度才慢慢提上来。“差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他说,用人单位多教,实习生多练,知识和实践就慢慢结合起来了。


不过,不是所有实习生都能像刘朋这样幸运。很多时候,用人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并没有多余时间放在实习生身上。一些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很难获得实质性的工作。



“领导说我没经验,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安排给我的大多是把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里、修改文件中的错别字、复印文件或帮部门出差的员工购买车票之类的任务。”正在北京某公司实习的王月(化名)说。


“这样的实习对我有帮助吗?”她问道。


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给出的答案是“正常”。在他看来,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初入职场的学生确实难以触碰到实质性的工作。


“实习很关键的一点是为学生提供‘在场’的机会。”他解释说,相对而言,高校提供给学生的环境是“模拟”的,与真实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存在很大不同。实习中,学生有机会进入实际的工作环境,切身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与流程。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中,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做“小事”往往可以培养实习生的工作态度、学习为人处世的经验,这也是追问岗位在工作链条中价值的开始。实习生需要调整自身心态,不应抗拒做“小事”、杂事,而要拿出严谨的态度对待“师傅”、老师交付的每一项任务。


“每一位初来的职工都是从小事做起,再逐渐过渡到更重要的岗位。”卢晓东说。


03.

实习后焦虑?以“空杯心态”去试错


作为“试错”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晓雯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前的工作方向。然而,现实并没有给她多少试错的机会。找实习机会已经让她心力交瘁,整个过程让她觉得“不是我在挑选实习,而是实习在挑选我”。


于是,当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一方向的工作时,她感到很慌张,“就好像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她坦言,实习过后,自己反而更焦虑了。


事实上,在不容乐观的就业率面前,在校学生往往处于“边实习,边焦虑”的处境中。


根据招聘平台“猎聘”发布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截至目前,仅有41.8%的毕业生收到录用通知。今年6月,晓雯在参加学长、学姐的毕业答辩时得知,他们中有近半数尚未确定工作。



“在实习中产生焦虑十分正常,但过分焦虑却会影响实习效果。”陈冰表示,学生以“空杯心态”参加实习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习过程中感受自己获得的新专业认知,慢慢形成对未来专业发展耦合度的比较——我是否应该往这条路上走,适合不适合这个专业?通过实习,这些问题应该在学生内心逐渐呈现。”


在多次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陈冰发现过强的目的性会在无形中降低学生参与实践的活力与投入度,反而不利于其增进自身认知。


晓雯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焦虑,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她是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实习的——大四那年,由于新冠疫情暴发,学校没有组织统一实习,她也没有寻找其他实习机会,而是选择用考研的方式逃避就业。


“原以为读研后还有3年时间可以慢慢探索职业方向,但实际上时间更紧迫了。从研一开始,辅导员就告诉我们要尽快确立就业方向,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没有目标。


尽早实习显然会让学生在实习“试错”时心态更加坦然。


与晓雯同届的小武(化名)攻读的是旅游管理专业。该专业有“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方向。大二暑假,小武就争取到一个酒店管理方向的实习机会。然而在实习中,他很快发现这份“绝大部分时间要站在前台,随时准备接待客人和处理状况”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我觉得太‘闷’了。”大四时,他果断将实习方向调整为旅游管理。这次迎接他的是很多欣喜——每天要在景区跑来跑去、组织安排游客、处理突发情况……小武觉得这才是自己喜欢的方向。毕业后,他也选择了相应的工作,成为一名环境旅游策划师。


04.

摆脱实习困境:最“聪明”的笨办法


大学生在暑期实习赛道上迷茫焦虑,和高校实习制度设计存在一定关联。


据了解,目前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有着无可置疑的共识,也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对实习活动的重视程度却大相径庭,为学生提供帮助的程度亦参差不齐。其背后原因涉及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校内外资源关系等诸多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安徽师范大学教师马星宇曾提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不明朗,相关课程设置科学性不足,缺乏严格规范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对教学单位相应的考核要求,这致使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差、学生获得感不强。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史景钊。他撰文指出,目前部分高校的实习安排模式僵化,每年大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基本固定;相关师资(如实习生导师)也较为匮乏,难以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


显然,大学生实习绝不仅是大学生一方面的事,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理应共同参与。对此,马星宇表示,目前部分高校由于组织资源集聚能力的欠缺,没有处理好校内外联动的问题,致使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缺乏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这使得实践的可行性大打折扣。


对于上述问题,卢晓东也表示认同。不过据他所知,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相应调整。但更重要的是,当外部环境存在制约时,学生更应积极提升主观能动性,而非一味依赖外部环境。


“实习越来越‘卷’是现实,学生在过程中越发感到焦虑、迷茫同样真实。”卢晓东直言,对于高校和社会,当然要主动调整,为大学生实习创造更多机会。但当条件还不成熟时,学生最需要做的是不断尝试、积极寻找,把握住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实习机会。“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同时也是最‘聪明’的办法。”


收藏